上午十點,一則 Line 訊息跳出提示窗:
「我想購買商品,請問我該提供什麼?」
接著又來了幾則詢問,包括:「請問我上週的訂單內容是什麼?」、「產品已經出貨了嗎?」、你們可以合作代理嗎?」
這些問題她天天處理,但她也明白:如果購買需求能自動建立商機、訂單查詢能讓顧客自助完成,就能大幅減少重複性工作,真正需要人工處理的其實不多。
這種情況在中小企業很常見。顧客偏好用 Line 溝通,企業也樂於使用,但若內部流程未數位化,Line 很難成為高效率的客服工具。
這是一家使用 Odoo 的企業,近年來因應顧客習慣與市場變化,逐步將外部聯絡窗口整合至 Line 平台。
顧客透過 Line 提出購買需求、詢問訂單內容,或反映售後問題,訊息五花八門。
過去客服人員必須先判斷訊息,再手動轉交或是複製貼上相關訊息。這樣不僅耗費人力,還容易誤判或延遲處理,進而影響顧客體驗。
透過實地觀察與使用者訪談,我們發現以下痛點尤為明顯:
顧客訊息透過 Line 傳入後,需由客服人員手動判斷是哪一位客戶,無法自動對應系統資料,造成流程延誤並提高出錯風險。
客服必須依靠經驗判斷顧客的問題分類,再手動處理,導致效率低落。
顧客可能重複詢問類似問題,但系統中未保留結構化紀錄,對話歷程零散難以查詢,增加後續追蹤與交接難度。
為解決上述問題,我們規劃透過 「Make + AI + Odoo」 技術組合,實現一套自動化客戶訊息處理流程,主要目標包含:
✅ 自動接收並解析 Line 訊息內容
✅ 辨識購買意圖並自動建立商機(CRM)
✅ 查詢顧客的歷史訂單明細
✅ 其餘無法自動分類者,再交由真人處理
透過這樣的流程,AI 可成為企業的第一線客服助理,讓標準化問題得以快速應答,同時讓非標準問題也能被妥善記錄與轉介。
透過 AI 和自動化,我們把重複問題交給系統處理,省下客服寶貴時間。從下單詢問、查訂單,到分類紀錄,都有條有理。
這不只是省事,而是幫公司打下長遠又穩定的客服基礎。
👉下一篇,我們將深入解析這個自動化流程是如何搭建而成的。